1932年,世界上第一盏台灯诞生,桌上放的是书籍。
2021年,桌面不仅有书籍,还有显示器、手机、平板等发光的屏幕。
数字生活时代,人们更多是通过屏幕阅读,台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不管是哪种阅读方式,都需要台灯"
当周围环境不够亮时,屏幕会与周边昏暗的环境有很大的明暗对比差。(如下图)
(在黑暗环境下明亮的电子屏反而成刺眼的存在)
这样的环境就很容易产生对比眩光(Contrast Glare)(*对比眩光:视野里如果有高亮度与低亮度的差异时,容易造成对比眩光)。北美照明工程学会IES(Illuminating Engineering Society)建议,视野里亮暗的差异不要超过3:1。
随着办公、教育的线上化趋势,人们在屏幕前度过的时间越来越长,上班8小时,加班2小时,面对电子屏的时间一年甚至可能超过2000小时,如何健康用眼成了历久弥新的话题。
所以即使阅读、办公形态发生了变化,桌面也同样需要一盏台灯!
读屏时代的两个困境
早年间,台灯只为满足书本阅读的需要,仅需确保一小块足够明亮的照明区域;
现如今,越来越多发着光的电子产品走进日常生活,在传统照明下变得刺眼。
灯光叠加上屏幕光,远超阅读所需的亮度,会造成视疲劳;同时,过于集中的光线还容易在屏幕上形成反光,干扰视野。
这些司空见惯的困扰引发了设计师的思考:
有没有办法,让该亮的地方亮,该暗的地方暗呢?
创意源于简单的加减法:用三盏灯理解分区补光
这是一开始的桌面。
"加法"
为了消除桌面"盲区",左右再加两盏灯。
"减法"
桌上有反光,中间的光线减一点。
合成一盏灯看看呢!
一道简单的加减法,把桌面分为亮-暗-亮的三个区域,就能解决屏幕反光和照明不足的问题。
由此,设计师想到,我们要做这样一盏台灯:涵盖三区亮度,并且拥有三盏灯一样的照明宽度!
道阻且长:把三盏灯合成一盏吧!
首先,为了保证一盏灯也能有三盏灯的照明范围,WiT得有强壮的"体格"。
设计师将灯头设计成弯月形,镶嵌36颗高品质灯珠——30cm的灯头就可以投出110cm的宽广照明。
接着,就要为灯头安装"大脑"。
普通LED台灯光源不分区,只需一个"大脑"就可以控制;WiT把光源分为亮部和暗部,就需要双倍的"大脑",所以WiT总共搭载四颗LED驱动IC
聪明的大脑也需要刻苦的训练才能发光。
WiT的工程师通过反复的实验,调整光线输出比例,终于找到适宜屏幕阅读的搭配,将三区亮度比例设定为2:1:2。
两边各10颗灯珠的输出比例为10-50%,保证视野两侧也有均匀的照明;中间16颗灯珠输出比例为5-25%,它们将投向中间读屏区,在减弱反光的同时补足光线。
位于灯头下的环境光感应器则是WiT的"眼睛"。
传感器将实时侦测环境亮度,把结果告诉"大脑",让三个分区按照设定好的比例自动补足光线。
这样,集合了三盏灯功能的三区智慧光型就诞生了!
它既适应电子阅读环境,又能满足传统书本阅读的需求。在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大块的专注时间变得难能可贵,WiT希望为你扫除干扰阅读的环境因素,把调光交给WiT,把专注留给阅读。
沉稳的机身托起轻盈的灵魂
WiT 90%金属机身设计,既能灵活调节,又保证稳固不倾翻。材料通过欧盟RoHS (2002/95/EC) 危害物质限用指令测试,为健康护航。
WiT造型简约不失美感,获得当代国际设计大奖、金点奖等设计奖项。专利弯月型灯头打破了桌面设计中冷硬的横平竖直,给桌面增添一丝灵动。
爱读书的人,在阅读中寻找光亮。WiT三区智慧光型将陪伴每一个阅读的人,去寻找自己的光亮。
Copyright © 2002-2023 CBB资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3026531号 文章出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xtworld202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