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CBB资讯网-前沿科技门户站

登录 注册 退出
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时间:2023-05-19 20:05|来源:|作者:小编|点击: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任务,对高校培育优秀学生有积极作用,而课程思政的实施则为此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人为本”是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战略方向,“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核心在于高质量发展本科教育事业。因此,需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发挥“课程思政”素质教育功能,通过课堂教学实现大学生人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升。

一、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课程思政的内涵

随着社会的进步本科教育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素质教育。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下“课程思政”正是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方法,其核心内涵和目标是育人。育人的本质在于思想价值引领,这意味着本科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价值观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育人的目标。然而,实施立德树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各方面各环节都要协调配合,才能形成合力。基于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能简单地将思政教育内容生硬地加入不同的课程中,而是要深挖专业学科的育人价值,从各个课程中提炼出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元素,将其渗透于知识教学全过程,形成联动的育人效应,达到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正向引导目的。

因此,实施“课程思政”不是新开一门课,也不是放弃专业定位、专业课程思政化,而是要在专业课程中发掘育人价值,提炼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科教育中,以达到育人的目标。总之,“课程思政”是一种使教育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方法,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只有在思想价值引领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育人的目标。

二、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

(一)教学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发展教育事业是教学制度是重要的支撑条件。当前,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部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资源配置、职责划分、督导检查机制等方面,同时,各部门工作人员忽视了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协同育人的作用,导致思政内容遗漏、人员各自为政等现象问题。另外,还表现在经费投入不足方面,部分高校选择性的进行了课程思政建设,导致“课程思政”只是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的督导机制,影响了协同育人效果。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课程思政制度建设,并建立课程思政工作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机制,明确职责分工,统筹资源配置,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同时将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对课程思政的评估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够为高校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需更明确

一流本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成为了教育改革的热点,在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第一,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有待更明确,有待制定出可实施性更高的教学改革方案。第二,“课程思政”实施存在思政教育“强植入”的问题,使得专业知识与思政教育呈现出“两张皮”的发展状态。第三,专业课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力度掌握不够,需要结合课程特点恰如其分地选择相应的思政元素,实现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合。

(三)思政元素与专业课融合度亟需提高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实施课程思政,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促进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的融合。尽管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识,但是在实际的融合度上还有待提升。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模式要求教育者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有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而不是强行灌输思政观念。不明确分工的合作教学,会使得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难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对此,需从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政素养和教学能力层面着手,促进各教育主体之间的沟通合作关系,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教学服务。

三、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探索

(一)制定明确的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优秀的行业精英,高校作为本科教育的基本任务,全面育人理念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核心。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如何做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了本科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为了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高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包括认知与实践、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教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等方面。这些支撑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力。注重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是全面育人的重要手段之一,应将其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有目标、有重点地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修订。通过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认识人生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的人才。另外,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应该以专业产出为导向,精准提炼学科思政元素,构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实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建设“课程思政”,旨在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元素有机地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要想实现专业学科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严谨贴切,需要注重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在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之前,需要进行精准的课程定位和学情分析,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关键的人物,首先,需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学科专业教学目标,其次,教学应与时俱进,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挖掘专业发展趋势、特点,最后探索与之有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话题,以实现二者贴切的融合。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体育、劳育、美育元素的融入,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品质。体育、劳育、美育等元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总之,课程思政实施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而要实现课程思政的严谨贴切,需要注重教学设计和内容选择的创新优化,进行精准的课程定位和学情分析,挖掘思政元素,考虑融入美育、劳育、体育等元素,而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教师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只有各方协同合作,课程思政实施才能取得更加优异的成果。

(三)创新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改革创新为装置,把“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加强教学方法研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教学全过程。基于此,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首先,须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梳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找出学科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联系,从壮士专业素质、专业知识层面着手,探索能够充当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并结合学生学习特点、专业特征寻找最合适的融合方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相互渗透,避免形成“两张皮”的现象。其次,营造良好的协同氛围。从教材编排、课程规划等内容着手,对课程的绪论部分进行课程发展和课程有关知识介绍,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每个单元的章节中,或者扩展学科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对课程关键事件的哲理、课程伦理和重要人物精神品质进行分析与思考,又或者,建设良好的校园、班级文化环境,让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每时每刻充斥在学生的眼睛周围,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次,重点强调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这一理念。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以人为本”是战略发展方向,学生作为课堂上的学习者,即是对知识的探索者、吸收者,这一过程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结合教师的节奏引导进行高效学习,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科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从学科知识学习中领悟思想政治观念。如 PBL教学法,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帮助学生形成工匠精神、职业精神、核心价值理念、宪法法治意识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目标。最后,充分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进行“互联网+教育”建设,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例如,构建线上教学平台,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创建学习研讨小组、教学交流群,组织教师协同式的教学模式。

(四)构筑课程思政实践的共同体

一流本科教育建设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方向,教师作为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重要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不仅需要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学生思政素养、综合品质,这就需要专业教师共同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同时提升思政理论素养。针对专业教师思政素养不足的问题,可以邀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借助其专业优势为学科教师进行思政知识补习,创建协同育人的格局,构筑本科教育课程思政实践的共同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需要针对课程思政教学过程进行系统性的设计,激励教师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增强大学生情感、认知、行为方面的认同。同时,及时关注社会发展、行业企业、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研究改革措施,强化教学活动的力度。为了有效地保障全方位、深层次的育人工作,需要将课程思政实践列入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标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如此,教师们有动力更加关注课程思政的实践,认识到自己在这方面的作用和责任,更好地发挥教育教学的功能。

综上所述,一流本科教育的实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立德树人,将德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也要重视课堂教育的改革,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这既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全面育人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最终目标。本科教育院校应该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撑,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专业培养目标体系的建立,让学生成为能够胜任未来各种挑战的人才。(作者:吴东平 游洪南,江西农业大学)

查看网址


Copyright © 2002-2023 CBB资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3026531号 文章出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xtworld2022@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