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CBB资讯网-前沿科技门户站

登录 注册 退出
当前位置: 主页 > 酒业

茅台瓶里装了多少“高科技”?

时间:2022-05-14 15:40|来源:|作者:小编|点击:

从去年至今,茅台频频陷入与“科技、研发”有关的争议之中。

先是2021年度,茅台集团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王莉被贵州省科学技术协会公示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省候选人”,一度引发轩然大波。

再是今年初,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因为在评估中评分垫底,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同样引发业界热议。

2021年的争议让茅台被迫进入负面舆论的风暴之中,一时之间,有关茅台利用其经济势能为企业总工谋取“科技头衔”以及为品牌本身“涂脂抹粉”的指摘不断袭来,让其疲于招架,甚至于有好事者翻出王莉的科研成果而将之嘲为“酱香科技”。

外界的责难一方面是来自于对茅台可能凭借其财力和影响力而“暗箱操作”的愤怒,尽管这种猜测中的“暗箱操作”未被证实;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酒业的固有印象而产生。

实际上,依附于传统农业而产生的酿酒业,其基本的生产技巧与方式源于千百年来的手工实践,即便在20世纪50年代酒业全面进入工业化时期后仍是如此。

原粮筛选、入窖发酵、蒸馏取酒······这套基本的酿造工序,在经历了岁月的淬炼,经历了工业化、信息化的冲击后,依然如此。

在大众的心目中,两院院士的头衔一定是属于那些在基础科研领域、尖端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

奈何“酿酒科技”属于应用科技,一不属于基础性科研,二不属于前沿性、尖端性的研究领域。给予“酱香科技”至高荣誉,明显与大众心目中其脱胎于农业的固有印象不相吻合,更让人有“国士头衔,轻易授人”的感慨。

其后,这一波舆情因王莉未能进入院士评选的下一轮程序而逐渐熄灭。

今年初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被撤销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资格一事,再度引发业内外聚焦,也再度强化了大众心目中“酿酒与科技相距甚远”的印象。

似乎是因应这一事件,茅台很快在3月20日大张旗鼓召开“科技创新和人才工作大会”,在宣布返聘数位业界知名的酿酒大师的同时,也宣布了多项“酿造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体系”。

不过,这样的动作被部分业界人士嘲笑为“强行洗白”“亡羊补牢”。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尽管有越来越多的科技因子被用之于酿酒业,但是这些技术多为着重于提升效率、进行量化分析与精准把控等层面,真正能够改变酿酒基本流程、基本工序与基本技法的着实不多。

事实上,讲究“匠心传承,良心酿造”的白酒业,从来都不是以“科技”见长。其核心价值,始终藏在“水土”与“传承”之中。

100多年前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那瓶获大奖的茅台装了多少新技术?

就酿酒而言,最重要的是内涵而不是科技。匠心传承和良心酿造才是根本。遵循古法,其实就是对前人匠心良知的尊重和敬仰!

茅台反复强调赤水河的环境,反复强调红樱子高粱。季克良反复讲耐得住寂寞,和时间交朋友,其实说的就是这个理!就如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上那个摔瓶子的故事,那个时候酿酒的都是传统工匠,手工操作,不照样一瓶酒打动了世界?

科技还是要讲的,比如仓储管理,现在有的已经实现无人值守,比如利用现代科学仪器对酒体进行的精准分析以去除杂质。

不过,“智慧茅台”的形象以及推动“酿酒院士”的设想,在一定程度上茅台给自己塑造的“科技人设”。

在最能体现品牌价值以及发展潜力的A股榜单上,茅台能够成为股民热捧对象,并非是依靠“科技成果”,投资者所看重的也并不是其近年来所塑造的“智慧茅台”或“拥有院士级技术权威”的“科技人设”。

酒企对科研的重视,到底是该投入更多资金去塑造“科技人设”呢?还是将之倾注于与酿造核心这个“刀刃”之上以持续提升品质?

Copyright © 2002-2023 CBB资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13026531号 文章出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邮箱:xtworld2022@126.com